检测类型安全质量检测
价格面议
检测周期7个工作日
样品数量5个
报告形式电子档/纸质档
根据摩托车头盔GB811-2010生产,主要用于测试摩托车头盔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。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头盔的相关生产、科研、质量监督检测等单位。
二、主要特征
1、冲击高度可自行设定,并实时显示冲击高度,设定高度到,自动停止上升。
2、底座具有抗冲击强度,能牢固安装相关器件,并预留相关固定孔。
3、头型及头盔的采用电动控制吸合释放。
4、采用测试工装,方便更换全头型和半头型,便于进行全头盔或办头盔测试。
5、全头盔特殊设计,头盔可以360°旋转,可以进行**部头**、后部后脑勺、前侧前额、两侧耳朵等五点测试。
6、头型的提升及释放部分均采用双导轨结构,确保下落平稳。
7、平砧及半球砧采用插口式安装方式,方便快速更换及安装。

在交通部署下,全国各地交警都在大力开展“一盔一带”安全守护行动,各地相继了关于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时间,要求所有摩托车、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要佩戴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。
标准GB 811-2010,对摩托车乘员头盔有相应规定,界定了适用范围、对象,标准属性、标准起草单位、标准提出部门等。而目前广泛生产和销售的电动车头盔,尚无标准。研究表明,涉及摩托车、电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,大部分是因头部受伤导致的死亡。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头盔,可以大大减轻事故对驾乘人员的直接伤害,有效降低摩托车事故的死亡率。因此,使用质量合格的摩托车乘员头盔,是**摩托车行车安全的关键。
序号 检验项目 依据标准
1 结构组成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4.1.1条
2 壳体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4.1.2条
3 佩戴装置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4.1.5条
4 护目镜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4.1.6条
5 保护区及试验区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4.2.1条
6 头盔质量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4.2.2条
7 头盔视野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4条
8 头盔护目镜:冲击强度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5.1条
9 头盔护目镜:透过率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5.2条
10 刚度性能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6条
11 固定装置稳固性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7条
12 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7条
13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9条
14 耐穿透性能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5.10条
15 标志内容 GB 811-2010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*7.1条

个头盔究竟是好是坏,达到什么条件才是一个合格的摩托车头盔,口说无凭,各个,乃至各个不同的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准,所谓的标准,就是规定了头盔壳体能承受多大的冲击、镜片的视野范围、扣带的拉力等等各方面的数据测试等级。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且性的标准有以下7个:
1 中国GB标准
即日常我们口中所说的3C认证,中国摩托车头盔标准要从1989年说起,89年是版,98年*二版,2010年*三版,也就是GB811-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一直沿用至今。国标参考了ECE、JIS、中国闽台CNS标准。国标里明确规定,A类头盔(即全盔和四分之三盔)应不大于1.6KG,B类盔(即半盔)应不大于1.0KG,这点对于很多国外品牌头盔是一道坎。如果严格按照国标来,各方面不会差。

ECE
ECE:为欧洲经济会简称,适用于摩托车头盔的编号为22-R05,欧洲生产的头盔都会通过ECE 认证,比较特别的是ECE 目前并没有包含其他安检中常见的穿刺测试。
测试规格 :1. 一次撞击: 2.87m撞向平面铁砧或. 撞击速度27km/h2. 撞击位置: ECE测试区域6点3. 撞击力: <275G
SNELL
SNELL:纪念赛车手William “Pete” Snell 所成立的基金会,由于Snell 在1956年的一场比赛意外中,因头盔瑕疵问题而丧生,隔年所成立的SNELL 基金会便着重在头盔安全规范的推动上,目前SNELL 于摩托车头盔的规范以M 开头,每5年更新一次测试要求,目前已推出的M2015 规范,适用范围为一般交通骑乘,并非赛道,但由于规范堪称世界严格,许多厂商的高阶或竞赛用头盔,也以通过SNELL 规范为其卖点。
测试规格 :
1. 同一点两次撞击:
a. 次3.06m撞向平面铁砧. 撞击速度27.9km/h
b. *二次 2.35m撞向半球铁砧. 撞击速度 24.4km/h
2. 撞击位置: Snell测试区域
3. 撞击力: 275G, 无持续时间
4. 穿刺撞击测试高度: 3m
基本上,所有头盔安全规格的标准各有不同,世界各地同时亦有更多不同名称的头盔安全规格,有提供街道使用及专业竞赛的级别。总括而言是很难直接比较,主要是看骑士自我的要求,寻找合适自己的标准。
一直以来,日本Arai厂方将头盔安全定于的标准,由赛车级的RX-7X至入门**的Quantum-J,全线全面头盔系列以及开面头盔的RAM5均达到SNELL安全规格,Arai厂方态度明确坚持。至于Arai RX-7X与欧洲型号RX-7V及美国型号Corsair-X(三者是不同地方的型号名称)具有相同的外壳,同样的外壳,同时可以符合日本JIS、美国DOT、欧盟ECE与Snell安全规格。在安全规格上,Arai给与用家十足的信心。
以上为常见的几种安规认证,除了在买头盔时,要确认是否有相关认证之外,也要记得注意使用年限(通常为5年),有撞击过的头盔因内部缓冲材质已经变形,就算外表没有损坏,也不要再戴,符合正确使用方式,才能在紧急时真正发挥防护效果!
至于要选揭面头盔还是全面头盔,揭面头盔在受到撞击时很可能会导致下巴护具脱落或损坏,安全性比起全面头盔差。一般建议一定要选择有镜片、头盔认证和双D扣,其中双D扣的条件是能承受的拉力**过300磅,能确保意外发生时头盔不会松脱,而重要的事,购买头盔一定要试戴,新买的尽量选“紧一点”的,这样才不会有日后变松的问题。
-/gbahdjj/-
http://ledasic.b2b16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