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类型安全质量检测
价格面议
检测周期7个工作日
样品数量5个
报告形式电子档/纸质档
IM是国际摩托车协会的简称(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Motocyclisme),国内也称为国际摩联,掌管**性的摩托车赛事,诸如MOTO GP、WSBK等等。其地位相当于界的FIA,FIA旗下有F1、FE(电动方程式),勒芒等等国际赛事。可以说这两个组织是世界上两轮和四轮有性的组织。可能熟悉四轮的朋友都知道,要想参加F1,那么所有的车手装备:手套、鞋子、服、头盔等都要符合FIA的参赛标准。如今FIM也朝着FIA的方向开始发展,将于2019年正式推出其的头盔安全性认证标准FRHPhe(FIM Racing Homologation Program for Helmets)
也就是说从2019年开始所有参加FIM旗下比赛的车手头盔都需要通过FRHPhe的安全标准!也就是说现有的各头盔都要重新参加测试后,才能被用于比赛,不论你之前SNELL或者其他组织测试的分有多高,统统重新来过。
FIM的测试方式是在安全帽中选取22个测试点位,在测试中随机选取13个点位进行测试,评估其防止颅骨骨折的程度、EPS和内衬的缓冲机能,及耐穿刺测试。
特别是FIM的测试中与众不同的是斜角45°的撞击测试(撞锤成45°斜面),这在SNELL和ECE等其他测试中是没有的(现行测试均为垂直碰撞测试)。主要在于测试头盔滚动中对于车手头部可能造成的安全性的评测。

个头盔究竟是好是坏,达到什么条件才是一个合格的摩托车头盔,口说无凭,各个国家,乃至各个不同的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准,所谓的标准,就是规定了头盔壳体能承受多大的冲击、镜片的视野范围、扣带的拉力等等各方面的数据测试等级。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且性的标准有以下7个:
1 中国GB标准
即日常我们口中所说的3C认证,中国摩托车头盔标准要从1989年说起,89年是版,98年*二版,2010年*三版,也就是GB811-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一直沿用至今。国标参考了ECE、JIS、中国闽台CNS标准。国标里明确规定,A类头盔(即全盔和四分之三盔)应不大于1.6KG,B类盔(即半盔)应不大于1.0KG,这点对于很多国外头盔是一道坎。如果严格按照国标来,各方面不会差。

根据摩托车头盔GB811-2010生产,主要用于测试摩托车头盔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。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头盔的相关生产、科研、质量监督检测等单位。
二、主要特征
1、冲击高度可自行设定,并实时显示冲击高度,设定高度到,自动停止上升。
2、底座具有抗冲击强度,能牢固安装相关器件,并预留相关固定孔。
3、头型及头盔的采用电动控制吸合释放。
4、采用测试工装,方便更换全头型和半头型,便于进行全头盔或办头盔测试。
5、全头盔设计,头盔可以360°旋转,可以进行**部头**、后部后脑勺、前侧前额、两侧耳朵等五点测试。
6、头型的提升及释放部分均采用双导轨结构,确保下落平稳。
7、平砧及半球砧采用插口式安装方式,方便快速更换及安装。

头盔的标识
头盔必须以厘米为单位标出头盔适合佩戴的的头型和小头型的周长。
测试样品的数量
M2005版标准中规定样品数量为5个。但是M2010标准中头盔样品的数量取决于头盔的设计尺寸范围;认证测试中可能会需要7个样品(5~7个)。
标准的协调性
满足M2005版标准及以前标准支术要求的头盔,可能不满足欧洲ECER22-05法规的要求,也经常会发生不能在欧洲进行销售的情况;但是满足M2010版标准的头盔基本会满足ECER22-05法规的要求,可以在欧洲进行经销和销售。
http://ledasic.b2b168.com